委托合同债务(如委托人拖欠委托报酬、受托人未按约定完成委托事务)涉及委托服务的提供与报酬支付,债务人需规范履行义务,避免因违约承担责任。
对委托人(债务人)而言,需按约定支付委托报酬,及时接收委托成果。首先,需按合同约定的金额、时间支付报酬(如 “委托事务完成后 10 日内支付报酬 5000 元”),若委托事务部分完成,需按完成比例支付相应报酬。若因受托人未按约定完成委托事务(如未达到约定的服务效果),委托人可要求减少报酬或拒绝支付,需收集证据(如委托合同约定的服务标准、受托人未完成的证明),避免被受托人起诉要求支付全额报酬。其次,委托人需及时接收受托人交付的委托成果(如报告、文件),若无故拒绝接收,导致成果损坏或失效,需承担相应责任,并仍需支付约定的报酬。
对受托人(债务人)而言,需按委托人的指示完成委托事务,保守委托秘密。首先,需在委托权限内开展工作,不得超越权限(如委托人委托 “代购某品牌电脑”,受托人不得代购其他品牌),若因超越权限导致委托人损失,需承担赔偿责任。若受托人因自身过错(如疏忽大意导致委托事务失败、泄露委托人商业秘密)给委托人造成损失,需承担赔偿责任(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)。其次,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务后,需向委托人提交委托成果及相关费用凭证(如为完成委托事务支出的差旅费、材料费),委托人需按约定报销合理费用。若受托人未完成委托事务,不得要求支付全额报酬,但可要求委托人报销已支出的合理费用(若合同有约定)。
双方签订委托合同时,需明确委托事项、权限、期限、报酬标准、费用报销方式、违约责任等内容,避免条款模糊导致纠纷。若发生纠纷,可优先通过协商解决,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,提交委托合同、工作记录、报酬支付凭证等证据,维护自身权益。